202103-青浦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

简介: 青浦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立足“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大新城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关键窗口期,这期间的建设力度和水平将决定新城未来在长三角全球城市网络中的综合性节点地位与辐射带动作用,更关系到上海全球城市为引领的多中心多层级大都市圈地区的整体竞争力。根据市区联动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1+6+5”总体框架部署,“5个行动方案”是落实“1个实施意见、6个重大领域专项”的载体,是“十四五”期间每个新城规划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监督考核的任务书。青浦位<!--autointro-->

内容:

青浦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


立足“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大新城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关键窗口期,这期间的建设力度和水平将决定新城未来在长三角全球城市网络中的综合性节点地位与辐射带动作用,更关系到上海全球城市为引领的多中心多层级大都市圈地区的整体竞争力。根据市区联动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1+6+5”总体框架部署,“5个行动方案”是落实“1个实施意见、6个重大领域专项”的载体,是“十四五”期间每个新城规划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监督考核的任务书。


青浦位于上海市西部,紧邻苏浙,现状常住人口约45万,现状建设用地约57.8平方公里,2019年完成GDP约413亿元、占全区的35.4%,经济密度约为6.35亿元平方公里。随着虹桥商务区国际开放枢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两大国家战略在青浦落地,面向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青浦新城又将肩负起新的使命。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五个新城规划建设的战略布局和区委、区政府“一城两翼协同、青中率先崛起”的决策部署,以更高标准、更好水平、更大力度推进青浦新城高质量发展,助力青浦与其他新城共同打造上海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支点,在长三角、在全国乃至全球合力出击,在市委市政府指导下编制《青浦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衔接上位规划与相关研究,《行动方案》立足青浦的资源禀赋与发展实际,分析内外条件变化带来的机遇,借鉴国内外新城新区建设经验,研判青浦新城在区域中的优势分工,面向中远期、聚焦“十四五”,提出发展愿景和具体目标,搭建“目标-指标-策略-行动-项目”的传导框架,明确工作抓手、责任分解和实施保障,旨在为“十四五”时期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可操作、可跟踪的指南。


一、坚持提高站位,找准青浦新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十三五”期间,区委区政府坚持和延续生态宜居、产城一体、动能转型、江南特色等导向,新城建设进入快轨道,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框架拉开,“四横二纵”高速公路网、“七横七纵”干路网基本形成,轨道交通17号线已建成通车,崧泽高架西延伸正在有序推进中,路网级配结构逐步调整;二是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新动能崭露头角,2019年新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027亿元,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一批领军企业落地壮大,其中青浦工业园作为制造业核心承载区集聚了149家行业龙头企业,创新主体发展活力和新经济动能不断加强;三是功能品质持续提升、民生工程扎实推进,青浦图书馆、青浦博物馆、青浦档案馆、青浦青少年活动中心、区文体中心、区应急联动中心、复旦附中青浦分校、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扩建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建成使用,安居工程、社区养老项目等有序推进,约200万平方米老旧住宅小区美丽家园建设顺利完成,美丽街区项目及雨污混接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四是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水城融合特色彰显,2020年初,作为青浦新城量身定做的生态环境治理标志工程,淀浦河、油墩港、上达河、西大盈港等21公里骨干河道沿线的环城水系公园全线贯通,串联起多样的滨水开放休闲空间与特色节点,成为市民共享、四季有景的活力水环。


面向新时期,结合上海市、青浦区“十四五”的战略机遇,新城的规划建设要立足基础禀赋,放大三个方面的核心优势:


依托历史人文积淀的传承与活化,放大“上海之源”优势。青浦所在的太湖碟形洼地是江浙沪共同的水乡文化发源地,是上海最具“江南水乡”标识性的地区,新城不仅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地方特色基底,又有老城厢等成片的历史遗留,应当在充分研究和挖掘的基础上,打响文化“IP”,将人文特色融汇到城市空间建设、景观营造和特色节点打造等领域。


依托紧邻虹桥国际枢纽、多向链接长三角的区位,放大“上海之门”优势。青浦新城襟带青东、青西,同时承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战略红利,贴近长三角交通枢纽的中心位置,应当充分借势虹桥的进出便利及商务总部功能的辐射服务,利用上海中心城市势能,培育链接对话全球、辐射长三角及更广大内陆的“窗口”和“中枢”,更好地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依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创新先行机遇,放大生态人文新经济的“前沿实践地”优势。近年来青浦新城的发展建设中,一直将“坚守生态”放在原则位置,相对于上海市区及其他近郊城市组团,开发强度和密度适中,预留了较好的发展潜力和品质空间,应当抓住新一轮的生态优势转化新机遇,探索更多元、更高价值导向的新发展模式。


(二)理念与导向


衔接市、区战略要求,紧扣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这条主线,率先打造智能制造新高地、产城融合新典范、人居品质新标杆、智慧城市新样板。对标巴黎、东京等国际上相对成熟的大都市圈近郊新城,以及国内苏州、杭州等生态人文新经济发展样板城市,吸纳生态低碳、创新开放、多元包容、人文彰显、全龄友好、未来智慧等新建设理念,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青浦新城“十四五”时期的规划建设要着重突出五个方面的发展导向:


打好“枢纽门户牌”,立足青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门户枢纽的总体定位,发挥新城集聚“上海西首站地”的服务势能,强化双向开放,提升智能制造、城市服务、枢纽经济、总部经济能级,打造上海大都市圈的门户城市、一体化示范区的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枢纽城市。


打好“长三角数字干线牌”,借助上海东西发展轴上数字信息产业集聚的优势,整合北斗创新基地、市西软件信息园、人工智能产业园、华为研发中心等平台,向东加强与张江科技城和中心城区的对接,向西进一步联动、辐射和引领长三角沿线城市的数字产业发展,加快集聚形成万亿级的数字经济带。


打好“绿色低碳牌”,探索绿色经济发展空间,率先试点打造低碳乃至零碳街区,面向区域提供引领型的碳交易市场、绿色金融等绿色服务。


打好“江南文化牌”,做好地域物质与非物质人文要素的活态传承,塑造特色文旅品牌,领衔上海“文化西进”,建设新江南人文传承领军城市。


打好“水乡宜居牌”,因水而生、依水而建的青浦,面向未来的发展,要更加关注水生态、水环境、水空间,综合运用设计和技术手段,进一步做好“人水合一”的文章。


(三)目标定位


1、总体愿景


在青浦2035总规提出的“上海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引领示范长三角协同创新、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生态宜居之城”新城定位基础上,结合青浦区的“三城”定位(上海对外服务的门户城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城市、面向全球的国际城市),确定青浦新城的新一轮发展定位是:立足上海大都市圈、引领示范区、辐射长三角的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独具特色的开放创新之城、水韵公园之城、上善江南之城。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


总体定位是立足上海大都市圈、引领示范区、辐射长三角的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对标战略使命要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国家战略优势,青浦新城将着力打造上海大都市圈的门户城市、一体化示范区的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枢纽城市。联动自贸区新片区、浦东新区、虹桥国际商务区,培育延安路-世纪大道东西轴线上链接国际国内“双扇面”的新载体、新支点,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全球城市区域功能网络,打造对话全球、辐射长三角及广大内陆的“上海之门”。承东启西,西向紧密联动环淀山湖创新绿核,打造生态、创新、人文融合发展的高品质“样板间”,东向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及周边组团打好配合、寻求错位分工,推进高端商务、会展、文化及相关配套服务深度融合,推动平台经济向枢纽经济进阶。进一步放大南、北、西链接长三角的三向通道优势,增进协同发展,集聚引领型功能、提升服务辐射能力。


以开放创新为核心动能,打造产研互动、产城融合的前沿创新中枢。坚持发展导向,强化枢纽引领,提升区域直连快通和多层次网络化交通支撑能力,建设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科技研发与创新服务引领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特色,重点在新一代网络通信、现代物流、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前沿产业领域布局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和集群,增进三次产业协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搭建高水平的国际创新交流平台。


以水韵公园为风貌特色,打造人水共生、低碳绿色的公园城市典范。以水为核心特色,擦亮生态底色,依托淀浦河、上达河、东大盈港、西大盈港等骨干河道,构建蓝绿交织、层次丰富的生态网络,实现新城建设与地方特色生态本底的有机渗透,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城景交融”的新一代公园城市。依托城市更新、美丽街区等工作,实现空间建设向精细化、品质化转型,率先推进“低影响开发”“零碳”“新基建”等面向未来的城市建设理念实践。


以上善江南为气质内涵,打造江南特色、多元包容的人文活力高地。传承水乡文脉,彰显人本理念,探索“新江南水乡”的现代空间演绎模式,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和能级,推进全龄友好、开放共享的社区生活圈建设,塑造富有地方特色的人居环境。围绕老城厢、梦蝶岛、绿心公园、环城水系、三分荡等特色空间,植入生态教育、消费休闲、文化体验、先锋时尚等多元主题的功能,营建本地居民与商旅人士共享的开放活力街区,丰富城市体验,打造上海城郊人文休闲新地标。


政策文件来源:https://ghzyj.sh.gov.cn/ghjh/20210409/d3b58b872c764f2283257c7275afaba4.html

发布时间: 2021-03-31

链接: http://files.in5.cn/guifan/202110/202103-青浦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pdf

标签: 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 规划建设行动方案, 新城规划, 青浦新城